法庭,是中国跟西方文明差距最大的一个地点
2018-06-02 08:15:50
  • 0
  • 1
  • 16

著名学者刘军宁认为:“文明发达昌盛与否,表面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,实际上取决于对统治者的驯化,因为在不尊重个人的自由、生命与财产的地方,不可能有持久繁荣的经济。”

康乾盛世的中国,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,可谓经济大国。但这个皇权达到巅峰的民族并没有站起来,文化没落,思想禁锢,制度僵化,文字狱猖獗,社会危机四伏。“当人类由传统走向现代,最需要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,主导中国未来的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体系,却如一潭死水般的沉寂。”

而那时,经历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西方,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人性的尊重和对自由的渴望,砸烂了由来已久的精神枷锁,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,限制公权、保护私权价值理念的确立,使西方在现代化路上远远走在东方的前面。

最先将竞技场上的竞技原则延伸到政治舞台和司法领域是英国人,“人们素来认为,英国政治家的风度是在球场上养成的。”

1877年,著名翻译家严复赴英国学习期间,热衷于到法庭去旁听案件。他在法庭上听了几天以后,跟当时驻英国公使郭嵩焘说:郭侍郎,英国富强的根源叫我找着了。郭嵩焘说在哪儿?严复说就在法庭,说英国的法庭每天都在伸张正义伸张公理,每天都在保障每个人的权利。郭侍郎深以为然:法庭,是中国跟西方文明差距最大的一个地点。

1215年,英国《大宪章》诞生,从那时起,法官已形成了一种不顾国王意愿,对所有人公平执法的严肃责任感,法官因声望卓著与公正威严而得到广泛的信任。

400年前,国王詹姆斯一世认为,法官只不过是国王的代言人,国王可以自由地将讼案从法官手中拿回来亲自审理。但大法官爱德华·柯克及支持柯克的所有法官,坚持认为国王并没有这样的权力。

莎士比亚在谈威尔士王子亨利的故事时这样说,威尔士王子是一个鲁莽的年轻人,冲撞了法院的大法官被判入狱。后来王子成为国王,人们认为他可能会撤掉大法官的职,法官反驳说,如果他被撤职,就会扰乱法纪、挫钝保证和平与陛下臣民安全之剑。于是,国王向大法官保证,你将继续担任大法官。因为你曾经把我下狱监禁,所以我仍然把你一向佩带的无瑕宝剑交在你手中,愿你继续保持你的勇敢、公正而无私的精神,正像你过去对待我一样。

今日中国,有多少法官像400年前爱德华·柯克那样勇敢、正义,又有多少权力者像国王亨利、威廉二世那样宽厚、仁爱。

2015―8―22广州刑辩高峰论坛上,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说,法官要敢于对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的案件判无罪。一个“敢”字,窥见司法界有待改革的弊端。权力对案件的干预,虽不至于如龚自珍所斥的那样“挟百执事而颠覆上下”,但无疑影响着司法的公正。

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,有多少人为世界的和谐致力于建设并完善一个公平、公正的规则,限制公权力,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正是这个规则的一部分;又有多少投机取巧的政客,伺机挑衅、践踏这个规则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